12月30日上午,美好合肥“十三五”成就巡礼第十三场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召开,市教育局党委书记、局长王杰才对“十三五”期间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。
幼有优育学有优教 书写教育发展“奋进之作”
合肥市“十三五”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情况
“十三五”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,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,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历史起点,为建设教育强市、助力打造“五高地一示范”奠定了基础。合肥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国家级示范区等。合肥学院获批建设国家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,合肥职业技术学院、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建设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。
全市现有各类学校2200所(含普通高校54所、中职学校52所、普通高中100所、初中240所、小学481所、幼儿园1266所、特教学校6所、国防学校1所),中等以下学校在校学生144.50万人、教职工11.32万人、专任教师9.07万人。
五年来,我们坚持统筹协调,各类教育发展取得新成绩。一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。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6所,新增学位9万个,新增公办园354所、新增普惠性民办园226所,消除无证园296个。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51%和84%,较2015年分别提高32%和33%。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,实行“名园+”办园模式,175所幼儿园通过了合肥市特一类和合肥市一类幼儿园评估验收。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发展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在校生数由67万人增长至83.8万人,增长率达25.07%;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8.56%增长至107.43%。采取名校办分校、名校托管、名校弱校捆绑、学区联盟、集团化发展等办学方式,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,提升新建学校、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。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3所,新增学位28万个。开展6批203所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,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26.6%。建立159个义务教育集团,覆盖680所学校,占义务教育公办学校93.3%。三是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发展。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在校生16.4万人,比“十三五”初增加1.1万人。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36.25%,比“十三五初”增加14个百分点。落实《合肥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(2017-2020 年)实施方案》,改革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,组建合肥市首批4个普通高中教育集团,先后启动建设合肥十中、合肥四中、合肥六中、合肥九中、巢湖二中、合肥特教中心新校区;全市现有省、市示范高中52所,占普通高中总数的53.6%,在校学生数占全市高中在校生数的68.6%。四是推动特殊教育稳步发展。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.6%,比“十三五”初提高4.8个百分点,实行15年全免费教育。全面实施《合肥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(2018-2020年)》,成立合肥市特殊教育指导委员会,扩大特殊教育办学规模。华东最大、占地125亩的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,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形成学前教育、九年义务教育、高中教育、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体系。五是推动民族教育彰显特色。合肥三十五中探索汉藏学生融合教育,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力办好新疆班。